楼主
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 “理想国”幻灭升华出中国最伟大的小说
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 “理想国”幻灭升华出中国最伟大的小说
近百年来,红学界最大的一个争论题目就是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到底是曹雪芹的原稿,还是高鹗或其他人的续书。这场争论牵涉甚广,不仅对后四十回的作者身份起了质疑,而且对《红楼梦》这部小说的前后情节、人物的结局、主题的一贯性,甚至文字风格,文采高下,最后牵涉到小说艺术评价,通通受到严格检验,严厉批评。“新红学”的开山袓师胡适,于1912年为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式标点程甲本《红楼梦》写了一篇长序:《红楼梦》考证。这篇长序是“新红学”最重要的文献之一,其中两大论点:证明曹雪芹即是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断定后四十回并非曹雪芹原著,而是高鹗伪托续书。自从胡适一锤定音,判决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是高鹗的“伪书”以来,几个世代甚至一些重量级的红学家都沿着胡适这条思路,对高鹗续书作了各种评论,有的走向极端,把后四十回数落得一无是处,高鹗变成了千古罪人。而且这种论调也扩散影响到一般读者。
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,程伟元和高鹗将《红楼梦》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,以木活字排出,由萃文书屋印行,书名为《红楼梦》,通称“程甲本”。第二年(乾隆五十七年,1792年),程高二人又做了一些“补遗订讹”、“略为修辑”的工作,重新排印,书名为《绣像红楼梦》,通称“程乙本”。